设为首页

人民健康网

教育部公布了全国中小学生竞赛名单:人工智能、机器人成为高频词汇

2020-08-22 10:45   来源: 互联网

几天前,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至2021学年全国中小学生竞赛名单,共列入35项活动,分为三大类:"自然科学素养"、"人文综合素养"和"艺术体育"。


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被选中,但去年仍在名单上的全国青年科技创新比赛没有列入。


在合规竞争中,创新、奥运、科普、人工智能、机器人都是以竞争的名义出现的高频词汇。


比赛的组织者大多是社团、协会和基金会。举办四项赛事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是全国竞赛最多的组织机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在两项活动中排名第二。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外国研究会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竞赛,是唯一一所入选的大学。


在35项比赛中,只有一项不是针对高中生的。与去年相比,职业高中和中专部分也有自己的合规竞赛。


为了管理各种非法竞赛,减轻中小学生课余负担,教育部于2018年9月发布了"全国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指出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各类教育机构,除"全国"、"国家"、"大中华区"以外,不得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比赛,不得为非法竞赛提供场所、资金等条件。特别是,这些措施强调,竞赛和竞赛结果并不是中小学入学的基础。


在2019年4月,教育部公布了29项活动的第一份清单。


与过去两年的名单相比,央视记者注意到,比赛的分类和包括的活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19年,竞赛活动被划分为科技创新类、学科类和艺术体育类。在今年的榜单中,除了艺术和体育类别保持不变外,其他两个类别也改为自然科学素养类和人文综合素质类。

八项比赛已经从名单上消失了,包括今年的全国青年科技创新比赛,该比赛因获奖作品的欺诈而卷入了一场争论。


他说:"今年七月,二零九年全国青年科技创新比赛三等奖受到市民质疑,六年级小学生在二零九九届全国青年科技创新比赛中荣获三等奖。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生国家竞争活动管理的通知"。其中指出,在近期举办个人比赛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评价不严、父母代为工作可疑等,都产生了负面影响。该通知要求严格的竞争评估,并再次强调,没有竞争奖作为入学的基础基础教育。


同时,有14项活动被列入名单。


据报道,主办单位公布的竞赛活动名单由主办单位独立公布,并经教育部组织的评审、宣传和评审程序确定。


教育部要求参赛选手必须坚持公益性,不得为牟利而达到"零收费"的目的。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人民健康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