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药创新需要克服哪些障碍
数据显示,到2020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1.75万亿元。随着医药市场的不断增长,医药创新的成果不断涌现,民营资本正涌入医药创新领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经常出现同质化、重复研究和开发以及有限资源整合不足的情况,造成开发效率低下和投资浪费。因此,加快我国医药创新领域的改革势在必行。在改善创新环境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近年来,在国家各项政策措施的支持下,中国医药工业,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势头良好,民营资本加速了医药创新领域的流入。据数据显示,2014至2018年,中国医药市场年均增长8.1%,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1.5万亿元,到2020年将达到1.75万亿元。
与欧洲和日本相比,中国的医药创新仍然相对滞后,面临许多困难。我们如何让患者获得创新药物?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如何加强技术保护?鉴于这些舆论话题的焦点,"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学者。
持续支持创新
要让人民使用创新药物,不仅要加强地方创新,还要吸引国外创新新药在中国推出。在政协报主办的"扩大创新药品可及性、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座谈会上,中国医药大学国家药品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邵融表示,加强地方创新,吸引新药在中国推出,离不开审批、定价、支付、采购等政策的协调和激励。
北京大学医学系副主任吴明说,当前的政策环境有利于医药创新,一方面药品消耗品的采购价格大幅下降,医疗保险资金的空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一定的比例可以包括那些临床价值很高、需求量很大的创新药物;另一方面,仿制药已经进入了利润小、销量大的时代,企业要想追求更高的利润,就应该进行药品创新。"-
同时,吴明还表示,通过进一步改善创新环境,要引导和鼓励相关企业开展医药创新活动,保持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例如,在卫生保健谈判中,要考虑给予创新药品足够的回报空间。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前院长侯延宁建议建立国内创新药物的价值评估机制,对创新药物进行仔细的评价和分类,在创新药品的医疗保险准入方面,引入精细管理模式,对新药的最低成本、成本效益、成本效益、程度效益等进行评价,同时对新药的研制、定价和药品的选择进行更加科学、准确的分类。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振建议,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医疗总费用的顶层设计,搞活医疗保险资金存量,提高医疗保险资金利用率,同时要加快发展互助保险,扩大医疗保险增长,切实支持医疗创新。
不要从事恶性竞争
目前,我国进入临床研究的创新药物大多是以国外已知的目标和铅化合物跟踪创新药物,同质化和重复研发导致了‘多、小、散’的现象。"河南癌症医院副院长华亚伟说,为了解决相关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和扶持政策,加快新药临床应用步伐,继续鼓励药品创新优先审批。同时,要建立多元化的R&D资本投资机制,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模式。此外,要继续加强地方人才培养,支持企业和医疗机构、高校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全国政协专家、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常务理事宋瑞林强调,医药创新要加快产学研结合,以企业为主体,以临床为价值导向,建立多方共同支付机制;在社会保障权责分工的基础上,突破商业保险,通过商业保险、企业利润、医疗保险缴费促进医疗创新的发展。"单纯依靠政府投资进行创新是不可能的,如何让社会资本进入医药创新领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